已阅
首页>营销快讯

清明由来知多少?

 

发布时间:2020-04-01    字号:【

  我们之前在新闻中写到了过上巳节,在古代,上巳节和寒食节的影响一度要比清明节大很多,最开始,清明只是节气,并不是节日,但因为与上巳、寒食的相遇与融合,清明也成为了唯一一个既是节气,又是节日的代表。

   

  中国的寒食节在冬至以后105天,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,是远古人在春天改火形成的习俗。先民们钻木取火,火种来之不易,取火的树种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,因此,每到一年春季,改火、换取新火便成为了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

  那么为什么要换新火呢?大家知道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”,每到初春,气候干燥,古人保存的火便容易引起火灾,春雷也易引起上火,古人就在此时,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,是以“禁火”,过几年再钻出新火,标志新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,谓之“改火”或“请新火”。在这几天无火的日子里,人们只能以冷食度日,即为寒食。

   

  关于“寒食”,还有另外一段传说。

  相传春秋时代,诸侯争雄,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曾有一段流亡国外的艰难岁月,这一段日子中,有人轻视他侮辱他,也有人尊重他给他以衣食美女,晋文公也曾经想就此停留罢了,但是最终还是承担起他的责任,使晋国称霸春秋。在这一段岁月中,有一位名叫介子推的臣子历经磨难辅佐、追随他,等到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,给大家封赏之时,介子推却拒绝了,并到绵山与母亲隐居。晋文公一时头脑发热,竟通过烧山逼他出来,结果介子推母子焚身不下。等到晋文公清醒过来,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,为了悼念介子推母子,他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,在这一天禁火、寒食,与民俗中固有的禁火习惯合而为一了。

   

  在寒食期间,除了禁火冷食,还有祭扫坟墓的习俗,春秋晚期,扫墓的风俗开始流传,到了唐代,人们都将寒食是为返本归宗,慎终追远的节日,由于清明距离寒食节很近,人们也开始把寒食、清明并提,况且,寒食人们要祭祖扫墓,为顺应民意,寒食节放假4天,到了后来,寒食连同清明,竟然休假5天、又增至7天。

   

  到了宋代,寒食节也放假7天 ,人们除了禁火、寒食外,还有祭祖、踏青、插柳、荡秋千等习俗。

   

  上巳清洁、寒食禁火祭扫、清明提请人们农耕播种,各有意义,尤其寒食与清明,最初主题 并不相同,寒食怀旧悼亡,清明求护新生,但由于寒食、清明日期紧密相连,扫墓也就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,从唐代开始,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,也伴以踏青、游春的活动了。《清明上河图》描绘的就是宋代盛世清明之景,除了祭扫,更是人们放假、游春的节日了。

   

  到了明清以后,上巳节退出节日系统,寒食节也基本小王,但实际上,我们说的清明节也只有100余年的历史哦,在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规定45日为清明节,2008年,中国政府把清明节定位法定节假日。

   

  你看,清明节虽然只有100余年,但它之所以属于传统节日,实际上还是融合兼并了更长久的节日哦,天文和人文的结合,时间的接近,丰富了清明的节日意义,既有慎终追远的扫墓祭祖感怀,又有踏青、赏春的欢乐气氛,清新明丽的春日景象,大地回春,生机盎然,天气清明……

  这背后的人文历史 ,你了解了吗?

 
分享到:
联系方式:024-88786656     吉ICP备15005666号-13
Copyright ©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.
吉林亚泰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
技术支持: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